• 語言切換:
  • /
  • EN
展示作品
節錄憨山大師《觀心銘》
憨山德清被稱為明末四大師之一,是一位教理及禪觀並重的高僧,教理重於華嚴,禪定重修實悟。〈觀心銘〉詩偈是禪修心要,指出修行皆離不開身和心,重點在於參究心的作用。
蓮花綻放‧八景薈萃
作品主要描繪澳門新選的八大景點,其中選取了昔日回憶與今朝醞釀的三個地方:橋牽三地、亭前葡風、龍爪觀濤,與富有代表性的澳門蓮花,互相輝映,寄託了我對澳門這個小城的情感,期待澳門更美好的綻放異彩。
人山人
以汽車機械結構模擬繪畫出自己的x光片頭顱以及山石
《一切美好都將在死亡的那一刻停止 NO.2》
城市化進程越來越快,在一個高速發展的社會當中,必然會殘留下許多使人性產生斷裂的關係。畫面圖像是想描述一種現狀和一種渴望。那是我對於時代的無力和失重感,它源於一種割裂與無所適從的狀態。
約定﹒俗成1
在澳門這小城中穿梭,街頭巷尾都有著石仔路蹤跡,沙梨頭一帶的路邊攤、望廈山上的大炮、路環居民曬鹹魚,正是我離澳後,憶記對澳門的情懷
次元序列 2019 -01
作品表達當代社會的一種虛擬現實的氣息。我們的生活充斥各種人造的元素,真實的事物被數據取代,虛擬與現實由相對的概念趨向統一。我試圖用人造光譜,構成這個虛擬次元的律動。通過重覆的方式,塑造作品中看似單調和無意義的氛圍,揭示出當下人們的生活方式。
淡然
居住在城市,作為藝術家需要一絲寧靜。我過往的創作,是在城市中尋找一種安靜,一種有限的安靜。而自然則是無限放大,溪澗叢林的能量讓人感受到平靜。多次進入,森林的氣息植入了身體。面對着畫布,在工作室繪畫的過程也是把森林的氣息從記憶之中帶回來,也是一種享受的方式。
〈實驗037〉
針對紙材和顯影後的肌理紋路去研究,並不斷嘗試新的可能性。把紙張揉合,沾上化學感光劑,在陽光下呈現的藍色反應,再經過紙張被清水沖洗而褪色,形成不可預測的畫面。
飛花過后
一直以花鳥題材創作,偏愛以枯榮的質感帶出生命殆盡之感慨。創作靈感源於某一年在雪地田野上目睹蔬菜在逆境下的求生意志,想帶出頑強的生命精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