語言切換:
繁
/
EN
選購作品 (
0
)
首頁
藝術家
丙烯
設計
插畫
雕塑
油畫
國畫
水彩
版畫
書法
陶瓷
岩彩
針筆畫
篆刻
綜合媒材
粉彩
多媒體
美術研究
藝術策劃
展覽
孜孜而行——伍淑珍繪畫作品展
《豎起耳朵的孩子!》— 張珮婷個人畫展
青美新銳推廣系列-司徒儉、鄧沛霖二人展
《生活重映》—吳沂穎作品展
查蕊 : city walk . city story 藝術作品展
The Art of Dr. Tou 杜詠文個人畫展
無相與齊物-劉貳和作品展
林子筠:超扁平作品展
逸韻方遒-澳門青年書法篆刻展
《與眾不東》──黃建東作品展
《她·境》 鄭曉君人物作品展
《實驗的思考》──阮樂怡作品展
詩語森林 -- 吳麗嫦、楊文軒雙人展
那些光景──麥歡婷個人展
等待也是一種信念-澳門青年當代藝術展
《我的眼淚裡全是白日夢》──郭芷淇個人作品展
《不渝》──伍淑珍風景畫作品展
形式背後:當代藝術的美學 — 李英維、梁子毛、黎小傑三人展
風雅賦 - 東方媒材邀請展
邊緣上的意志
藝術進家2022
藝術進家2021
活動及服務
《芳草尋源-圖說草堆街》街道美化計劃
《藝感傳澳 藝賞澳門》全澳幼小學生繪畫比賽
「四海騰龍耀濠江」花燈藝術展
彩虹路 2024
繁花盛京 - 澳門新銳藝術家聯展
燈影幻彩慶團圓 2022
彩虹路 2023
彩虹路 2021
雀仔園梯級繪畫
葡京人兒童藝術工作坊
贈藝傳情
工聯九澳護老院大堂原創璧畫
關於我們
聯絡方式
會員申請
藝術家
藝術作品
編號
搜尋
藝術家
藝術作品
編號
搜尋
展示作品
致那些終將逝去的東西No.2
社會急速發展下,傳統的事物慢慢被遺忘及丟失,致那些曾經與我們有過共同時光的事物。
諾亞方舟2021
疫情改變了人類的生活節奏且預期的未來也不明確,這一年多疫情生活的氛圍之下,腦海浮現了聖經中諾亞方舟的故事。整個畫面充滿著散慢的氛圍,動物們正在移往左邊的方向或是安分在船上等待出航的一天。右下的骨頭像經歷災難之後被奪走的生命,暗示牠們的生命躲不過命運的安排。疫情至今,活在當下時刻,伴隨個人身份以及生活環境的重大轉變。當下船時,面對後疫情時代的生活,期盼未來會更好,與你重逢。
果
內心的執念與欲望,在形相中表露擴張,凡事皆有起因,也有無法逃避的結果。
聚
當我看到有一堆石頭被圍成一個圈圈時,覺得非常的有儀式感,它多了一個人為感,所以我就去設想,由我自己來重新組合排列,想著一個從無到有,從暗到亮,從少到多的一個漸進過程。石頭是象徵著一種成長,葉子是代表著消亡,想訴說出周而復始,此消彼長的意涵。
區域信息
作品以絲網版畫的複數性作為創作媒介,透過澳門健康碼的視覺圖像作為創對象,在不斷重複的疊加印刷過程中,形成厚重感及細微變化的肌理效果;並在手工印刷與數碼媒體技術(AR)的結合之下,隨機生成出兩種與疫情相關的虛擬動態圖像,從而與當下的日常產生互動,反映疫情下不斷重複的生活狀態。
城市方塊—Meow SP-1
養貓,寵貓,逗貓,餵貓,享受與貓同樂的趣味。 365日有貓更幸福,與貓咪一同感受春夏秋冬,喜怒哀樂
秘密 II
《動物劇場》探討在以科技為主導的全球化進程中,我們如何學習與所依賴的自然和諧共處,這是自人類進入文明時代便開始面對的問題,假如有一天,人類與動物的角色互換,既定的存在關係發生顛覆之時,從依賴到反叛、從共存到侵占……,這一切在劇場中皆成為可能。體驗共情、醒覺與萬物的和諧共生是《動物劇場》希望引發的思考。
約定﹒俗成3
在澳門這小城中穿梭,街頭巷尾都有著石仔路蹤跡,沙梨頭一帶的路邊攤、望廈山上的大炮、路環居民曬鹹魚,正是我離澳後,憶記對澳門的情懷。
自製天晴
這幅是在2020年疫情初期爆發時繪製的作品,新冠病毒肆虐全球,往昔外出呼吸一口新鮮空氣這麼簡單的事,如今也變得困難無比,面對必須接受與適應的新常態,或許我們能以各自的方式去對抗不安,在逆境中搭建一片心靈淨土,不被陰霾所困。
查看更多
藝術家
方澤瑲
何頴姿
廖克敏
潘詠儀
劉曉蔓
林婉媚
黃桂萍
麥歡婷
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