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語言切換:
  • /
  • EN
展覽

230615-形式背後-banner_430 x 200(px).jpg


形式背後:當代藝術的美學 — 李英維、梁子毛、黎小傑三人展


古今中外的藝術家在不同時空的經緯上各自孕育着經典。法國美術史家福西永在《形式的生命》中提到「藝術的本質意味著創造形式。如果有模本,就不是創造。」千百年間推陳出新,藝術家們以獨特的視角對時代提出哲思,創造出專屬的視覺形式。形式背後可能是一個邏輯、一個觀念、一個假設、一個提問⋯⋯在瞬息萬變的社會和多元的文化景觀中,本土藝術家也探索着個體處於城市(場域)感知的議題。

 

以「光譜」為主題創作的李英維,在油畫布上以幾何形色塊為元素,理性地按一定的比率漸層覆疊,微妙地旋轉構建一個個虛擬次元的形態。以二維平面展現多維空間的視覺突破,閃爍着無盡的序列光譜。英維透過對光的形化,反映出數據化時代都市人的「追光」習性取替了古人追光的真身。

 

以「時間」為創作主軸的黎小傑,長年微觀小城的質感變化,透過歲月洗禮後的「老瓷磚」描繪時間的沉澱。「磚仔」系列以一塊塊仿磚斑駁的油畫肌理,以點陣式大面積鋪設並進駐現代空間,重塑時光荏苒下的城市質感和視覺陳述。  

 

以「價值」為創作靈感的梁子毛,「交子」系列以人類共識為基點、強化內容為形式,帶來新穎的視覺體驗,透顯出資本主義和人類生存的價值沖突。消費習慣引伸出交易代物的價值是取決於社會共通的價值信任,子毛主要探索藝術如何形化為一種信仰圖騰。

 

如果說莫蘭迪畫瓶子是一種苦行僧式的錘鍊,那麼藝術家=「形而上」的洞見應該是文殊菩薩的另類存在。這次展覽邀請了李英維、黎小傑和梁子毛三位「思想家式」的畫家,分別以時代光譜、城市質感、價值信任為軸線展示其近年傾心之作。藉着這次展覽探究藝術家如何能恰到好處地把某種隱喻性(意圖)形化出來(圖意),這可能是品讀當代藝術美學的一把鑰匙。

 

策展人   梁潔雯